美女 MAGNI(7087) Q1 2018季报
美女 MAGNI(7087) Q1 2018季报
穷家女准备11月去旅行,上月刚好兑了一些外币。
当本月作个人收支纪录时,突然发现储蓄的金额少了很多。
细看才发现,原来今年短短的两次旅行,足以令穷家女全年的储蓄比例由54%下降至45%,比上年49%的成绩还要差!
记忆中自己每年都有去旅行,只是一年两次比较少。
多去一次,花的钱就多了这么多?
当然不是。
问题出自上次旅行花太多钱了。
那晚我花了好几个小时,翻查了机票、住宿、信用卡签帐的纪录,才惊觉自己那次旅行的花费有多么可怕。回想起来,大概每次付款都是港币500-600元的流走。
结果一次旅行下来,花费是以前的两倍。
由是穷家女深切反省了一番:
1)
去一个从没到过的地方,多数会有新鲜感,也不会细心考虑每一笔消费。
2)
赚的钱多了,去旅行花的钱自然会变多。
3)
以为在外地签帐可以多储飞行里数,结果以此为借口不知不觉狂刷卡。
4)
以往会因应兑换的总金额分配每天应花的钱,这次却没有这么做。
反省过后,我悲痛地告诫自己,下个月去旅行不能再花这么多。
除了旅行,穷家女近来也花了很多钱在淘宝上。
虽然清一色买的都是手工艺用品,但却忘了自己当初定下的规则:
一个月只可买一次淘宝。
结果又是一阵后悔。
再细看今年自己的财务报表,其实储蓄方面很不理想。
虽说存的金额不比上年少,但比例上却下降了,简单来说穷家女就是犯了:
赚多了,花费自然多的错误。
这几年来,穷家女自己一直坚守的规则不知不觉被打破了。
再看看每月的基本支出,发现这可能是一直的坚持出现了反效果。
自转了新工后,不论是车费还是餐费,都无可避免地增加了。可是穷家女并没有相对增加自己每月消费的预算,结果娱乐方面的消费越来越少。每当想要在娱乐方面花一大笔时,又会说服自己:平日的开支不多,奖励一下自己也无妨。
结果多奖励几次,花的钱就多得惊人。
所以,最后我想了两个解决办法:
一、每月给自己多一点的消费预算,减少其他购物的借口。
二、老招数,每月硬性规定储蓄金额,一出粮就转到其他户口。
希望能在最后的两个月多存一点吧?